馬術在線 首頁 馬術雜志 俱樂部 查看內容

以馬為夢,為中國獨有的馬術道路增光添彩

2023-3-27 10:16|來自: 《馬術》2020年8月刊

摘要: 馬是吃苦耐勞、勇往直前的代表,是奮斗不止、自強不息的象征,是忠誠勤懇、蓄勢待發(fā)的旗幟。在歷史的長河中,馬文化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,建設國家需要萬馬奔騰的氣勢,推動發(fā)展需要快馬加鞭的魄力,開拓創(chuàng)新需要一馬 ...


馬是吃苦耐勞、勇往直前的代表,是奮斗不止、自強不息的象征,是忠誠勤懇、蓄勢待發(fā)的旗幟。在歷史的長河中,馬文化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,建設國家需要萬馬奔騰的氣勢,推動發(fā)展需要快馬加鞭的魄力,開拓創(chuàng)新需要一馬當先的勇氣。有這樣一位商業(yè)奇才和天生的愛馬人,他將自己的畢生心血都傾注于中國馬術發(fā)展上,致力于開拓出一條適應中國馬情、人情、國情的馬術發(fā)展道路。

一、建設篇——構造馬的樂園

要不是他親口告訴你,你絕對猜不到站在你面前的這個笑吟吟、神采奕奕、充滿活力的紳士已年過花甲。丁民軍先生在采訪中說到,“是養(yǎng)馬,讓我重新回到龍精虎猛的壯年時代。”說到養(yǎng)馬,其實還有一段傷心的往事,時光追溯到 2001 年,丁民軍先生工作受阻,壓力感席卷而來,恰逢當時他的哥哥、弟弟相繼英年早逝,給他本就受傷的心靈更是帶來一記重創(chuàng)。隨后朋友約他到草原上散心,躺在草地上看著馬悠閑地吃草,他萌發(fā)了一個念頭:何不養(yǎng)幾匹馬來懷念他們,自此他的生活有了轉機,他與馬便也結緣于此。

老丁從壩上草原牽回了四匹馬,他從飼養(yǎng)開始,無論護理、調教、馴馬,他都事無巨細。逐漸他的身邊聚集了一批愛馬的人。為了給馬一個家,也為了給愛馬養(yǎng)馬的人們一個交流聚會的場所,2008 年丁民軍先生牽頭成立了秦皇島北戴河英倫國際馬術俱樂部,這是一所馬術文化與旅游健身結合的俱樂部。丁民軍先生殫精竭慮、耗費巨資,建成了這所坐落在新河路 19 號、占地近 8 萬平米的國內較高水準的馬術俱樂部、25 棟木屋別墅、占地 2000 平米的室外馬場跑道、可接待 700 人的室內馬術館、容納 1500 人的演藝廳……這些數(shù)據(jù)足以說明英倫馬術俱樂部規(guī)模之宏大、活動之豐富。十幾年的長足發(fā)展,俱樂部里面的駿馬數(shù)量達到了 200 余匹:速度王者英國純血馬、世界名駒之首阿拉伯馬、日行千里的汗血寶馬等世界名馬,在這里濟濟一堂,對他而言,每一匹馬都是一條鮮活的生命,愛與陪伴,是老丁對生命最大的尊重。

每天清晨,丁民軍做的第一件事便是來到馬廄看看自己的“孩子們”,看到他們一個個四肢健壯、神采奕奕,他的臉上展露出會心的笑容。這些馬兒之所以膘肥體壯,關鍵在于飲食的合理搭配。老丁說:“寸草鍘三刀,沒料也上膘。實際上馬的胖瘦不在于喂多少料,料讓其有勁,俗言道‘草膘’‘料勁’‘水精神’。”這里的馬吃的飼料不是成品馬糧,而是老丁專門研制的酵素、添加劑、油脂的混合料,雖然費事費力費錢,但看到馬兒們津津有味地吃著美餐,老丁覺得這就值了。老丁不僅愛馬,他還懂馬。去年寒冬,一匹馬因未穿馬衣身體出現(xiàn)異樣,全身顫抖,拉出來的屎上粘有粘膜,獸醫(yī)斷定馬兒是得腸結了。老丁卻說,腸結不拉屎,馬只是受了風寒而已。隨后,他燒了一大壺姜糖水,水里摻點酒,給馬喝下去,一小時后馬便恢復了活力。

連同馬房的設計建造也是老丁親自著手的,這與他的學歷背景緊密相關。畢業(yè)于河北建工學院的老丁在成立俱樂部之前,一直從事建筑行業(yè)。他運用建筑學原理,將造橋的理論活學活用到馬術館的設計中,形成了大跨度安全穩(wěn)固、造價低、功能齊全的特征,馬廄建造采用鋼木結構裝配式施工,極好地滿足了馬兒們的需求,給它們一個舒適溫馨的家,馬房外再加以花草樹木的點綴,誠然是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的原始再現(xiàn)。老丁善于思考,他的大腦不停地轉動,延伸思維極好,我經(jīng)常會被他的延伸性思維折服——因為 90% 的可能性,大部分人一輩子都不會想到。他能從全木制結構房屋想到用邊角料制作馬的兒童益智玩具和獨創(chuàng)一套木制拉筋神器;能從拉索橋的構建理念延展到移動馬房建設的可實施性。是啊,正是他這種不斷鉆研、日益進取的精神,造就了英倫馬術俱樂部輝煌的今天,使其建造為馬的真正樂園。

二、人才篇——培養(yǎng)馬術精英

老丁說,在世界上再沒有一種動物像馬這樣對人類的歷史進程影響如此巨大。英倫馬術成立至今已有十余年,一路走來有艱辛有喜悅,有汗水有收獲,多年以來唯一不變的是將中國馬術文化傳承下去的決心。英倫馬術人作為馬術使者,將馬術文化傳遞給更多人,將馬的精神傳承下去,騎士精神就是一種信仰,是人們戰(zhàn)勝一切丑惡的利劍,也是男人的一種風度。推廣馬術文化和馬術教育,這也是丁民軍先生成立馬術俱樂部的初心,對老丁而言,為國人引入全新的生活方式,讓國人在物質生活滿足后,在精神上有更新的享受與追求。

高品質馬匹的繁育,高端馬場的建立,需要一代代馬術人腳踏實地一步步走,這是一條漫漫長路,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。為此,老丁成立了“黃埔軍?!?,通過與河北對外經(jīng)貿職業(yè)學院合作辦學,成立了河北省唯一一個《馬術運動與管理專業(yè)》大專學歷教育???,已經(jīng)連續(xù)招生三年,旨在培養(yǎng)一批專業(yè)的國家馬術運動人才,繼承馬術文化并將其發(fā)揚光大 ! 該專科實行自主招生,廣納全國愛馬青年,人數(shù)不限,前提條件只有一個——那便是喜愛馬!老丁為了鼓勵莘莘學子們前來報名,他開出了優(yōu)厚的待遇,上學期間費用減免,畢業(yè)后工作不愁,他表示會竭盡全力為學生服務,將人才培養(yǎng)放在師徒制教育的第一位,可見老丁對馬術人才培養(yǎng)的重視程度。 “黃埔軍?!辈扇〉慕虒W方法是師徒制教學,學生與他們各自的師傅簽署 《師徒制協(xié)議書》后,便展開接下來為期一年半的一對一式操作技能學習,技術的成熟、能力的提升,使得他們一年半后能夠獨立頂崗實習,成為北戴河英倫馬術俱樂部未來發(fā)展的重要人才之一。

在這里,人馬關系是馬術的主體,丁民軍先生常常對騎師和學員說,在學習的過程中,馬是你們的第一老師,自己是你們的第二老師,教練是你們的第三老師。人在大自然里與駿馬直接接觸,不僅提升自我意識,也在提高自己的膽量與勇氣,以開放包容之心融入社會;當然,任何成功的背后都離不開汗水和付出,只有不斷努力學習、刻苦訓練、堅持不懈、永不放棄、才會學有所成,這與老丁所倡導的發(fā)揚騎士精神不謀而合。英倫馬術俱樂部的學員,年齡跨度極廣,上至花甲老人,下至垂髫稚子,都會聚集在這里,北戴河的清晨,你能看到他們在海邊策馬揚鞭時的精神氣派;訓練場內,你能看到他們人馬合一的完美配合;比賽場上,你能看到他們在跑道上你追我趕的十足干勁。在這里每一個人的心目中,馬不是一個工具,而是人類的伙伴,與馬相處,其樂融融。

老丁也是這樣培養(yǎng)自己的兒子丁儒欣,初見丁儒欣,你絕對想不到他只有22歲,他冷靜沉穩(wěn)的性格,來自于十幾歲的時候,輾轉于國內外馬場的學習經(jīng)歷,他是國內年齡最小的英國馬會 BHS 三級證書和德國三級教練證書獲得者,他不僅參與翻譯多本馬術著作,而且堅持學習獸醫(yī)知識,拜訪名師,對中西馬病的防治、診斷和治療均有深入研究,用中西結合的方法治療馬病,如今已成為馬術圈里小有名氣的小丁醫(yī)生。

老丁十分自信地說,雖然現(xiàn)在我們的馬術俱樂部管理專業(yè)大專班只有20多個學生,但是我相信,在未來將會增添至100個左右。是的,要想中國的馬術走上國際舞臺,就要做好后備人才的選拔工作,未來馬術文化的傳承重任還要交給這些后輩們。

三、目標篇——形成中國馬術

多年來,老丁潛心鉆研,致力于形成中國化的馬術標準,打造屬于我們中國人的獨特品牌。目前所有的馬術比賽項目諸如速度賽馬、場地障礙賽、西部繞桶賽、耐力賽、三項賽等都是其他國家的標準,歐洲占據(jù)歷史悠久,經(jīng)驗豐富的優(yōu)勢,馬術成了歐洲文化的代表,相比之下,我們卻沒有自己的馬術比賽規(guī)則。老丁說,既然單項比賽方面我們爭不過老外,那不妨讓其回歸本真,降低門檻,來個全能賽,讓更多的平民百姓也能參與到馬術比賽中,創(chuàng)建屬于我們自己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比賽規(guī)則,搞個中國特色的賽事。他的想法是設立比賽機制,從觀摩賽、邀請賽到聯(lián)賽,層層遞進,參賽成員可以參加個人賽和團體賽,并設立相應的獎勵機制,以吸引更多感興趣的人前來觀摩和比賽。經(jīng)過權威認證,創(chuàng)出中國《馬術全能賽》的國家標準。

老丁強調,讓觀眾消費,這是中國馬術未來發(fā)展的方向!任何一個產(chǎn)業(yè)的發(fā)展都需要大量的客流量帶動消費,這樣經(jīng)濟才會運作起來,產(chǎn)業(yè)才會日趨發(fā)展,因此,增加客流量便是馬術發(fā)展的重中之重。要將馬術和旅游、體育、文化、教育相結合,打造一個全方位系統(tǒng)化盈利模式。據(jù)悉,馬秀就廣為大眾所歡迎。馬秀,顧名思義,馬的表演,通常由 8 匹或 10 匹馬組成隊列走秀。老丁希望結合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,創(chuàng)造性地把古代中國元素融入馬秀表演中,依托秦始皇、李世民等歷史人物原型,通過人馬互動的形式,再現(xiàn)歷史情景,完成一場精彩絕倫的歷史劇,以達到賓客滿堂的效果,也同樣弘揚了中國馬術文化和歷史,增強文化自信。

國內的馬術行業(yè)還是一個新興市場,目前懂馬愛馬的人不多,老丁說不少國內馬術俱樂部做的都是賠本買賣,真正能賺到錢的都是那些賣馬的商人,然而老丁靠的卻不是賣馬,“我不賣馬,我舍不得呀,每匹馬都是誕生在我這里,或者我買回來的。它們就是我的孩子。我怎么能夠把自己的孩子賣給別人呢?”他創(chuàng)造的馬術俱樂部集騎乘、住宿、餐飲、馬術表演等為一體,經(jīng)十余年沉淀,已形成一套完整的馬術文化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。北戴河的馬術文化具有深度挖掘和發(fā)展的空間,既可以延伸北戴河的歷史文化內涵,又有利于發(fā)展北戴河深度旅游的內容,而且不受季節(jié)限制。丁民軍先生深刻認識到了這一點,他準確把握馬術運動的時代精神,希望形成中國自己的馬術比賽標準,提高我國馬術運動的技術水平,拓展馬術行業(yè)在中國潛在的巨大市場。

雖然今天馬匹征服世界的歷史畫面已經(jīng)漸漸遠去,但是,追求信仰、自強不息、勇往直前、一馬當先的中國馬精神依然沒有過時,不但沒有過時,正是我們今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所需要的時代精神。馬術,不僅是一項體育賽事,更是一種精神,一種文化的傳承。丁民軍先生始終堅信,只要不忘初心,砥礪前行,以馬為夢,不負韶華,終將迎來中國馬術的春天!成為全民大健康產(chǎn)業(yè)中的支柱產(chǎn)業(yè)。

文/于明彤 圖/依米影像

©2011-2025  馬術在線 (京ICP備11042383號-3)     E-mail:horsemanship@vip.sina.com
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