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2月刊馬畫欣賞—叼著水煙騎馬出行的辛格
印度焦特布爾的昆巴沃特-凱薩里-辛格在仆傭環(huán)簇中叼著水煙騎馬出行
1810-1820年左右 紙面水粉畫 30.1cm×22 cm
倫敦,皇家亞洲協(xié)會,托德收藏館

出色的駿馬前肢高抬,旁若無人的自滿態(tài)度與其背上高傲威嚴的昆巴沃特-凱薩里-辛格如出一轍。他坐在馬背上紋絲不動,吸著水煙,表現(xiàn)出貴族特有的冷漠與寬容。而他靜止不動的坐姿則突出了坐騎所具有的巨大力量。那時,貴族騎師按照非正式的禮節(jié)帶著隨從騎著駿馬出行的題材廣受歡迎。同時,這類題材也突顯了他們的高大形象。
印度氣候復雜,草場條件不好,不適于養(yǎng)馬。盡管如此,印度仍出產(chǎn)了幾種值得關(guān)注的馬種,例如馬爾瓦爾馬。這種馬與眾不同,擁有典型的內(nèi)翻耳,深受印度西北部傳統(tǒng)統(tǒng)治者的喜愛,受到了幾乎與它們的貴族騎師同等的尊重。馬爾瓦爾馬大概源自非常普遍的蒙古矮種馬,是蒙古矮種馬與土庫曼斯坦的沙漠馬及里海地區(qū)的阿拉伯馬雜交的結(jié)果。
2011年4月刊馬畫欣賞—騎著白馬的死神
威廉-布萊克(1757-1827年)
1800年左右
紙面水彩畫,運用墨水、灰色透明顏料
39.3×31.1 cm
劍橋,菲茨威廉博物館

蒼白的馬背上騎著死神——四騎士(出自《約翰啟示錄》,分別象征瘟疫、戰(zhàn)爭、饑饉、死亡)中的最后一位也是唯一一位有名字的騎士。傳統(tǒng)繪畫作品中,這匹蒼白的馬兒總顯得十分虛弱、消瘦、疲憊不堪,象征著衰敗、疾病和死亡。與此相反,布萊克這幅作品中的蒼白色馬線條厚重、寫實,似乎雕刻在大理石和巖石上,契合古希臘羅馬時期的作品及古老的淺浮雕和哥特式雕刻藝術(shù)的傳統(tǒng)。但是,藝術(shù)家富有智慧與生命力的想法賦予了這幅作品獨特的、積極向上的風格。因此,他筆下的駿馬顯得強壯而非虛弱,但仍然受到了極大的驚嚇:它驚駭?shù)貜埓罅俗?,牙齒暴露,突睜的大眼中飽含畏懼之色,已被嚇得發(fā)愣而不知所措。 恐怖、不祥這一主題非常切合富有想象力、充滿智慧的布萊克。無論是他的文學作品還是他的繪畫作品在當時都飽受誤解。他曾提及,他在孩提時看到過天使和修道院士的幻影。在創(chuàng)作中,他常從神秘的、不可思議的元素中汲取靈感,并釋放出自己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心靈中的黑暗力量。
2011年6月刊馬畫欣賞—紅馬之浴
紅馬之浴【1912年】 古斯馬-佩特羅-沃德金
布面油畫:160×186cm 國立特列季亞科夫畫廊,莫斯科

圍繞這幅非凡的作品有許多不同的解釋與理解,但該作品中這匹巨大的赤兔馬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壯觀的氣勢是無可爭議的。這也是觀賞者看到這幅巨大的布畫時的第一印象。特別是這匹赤兔馬所展示的熱烈、活潑的性格,所蘊含的精力,輕微轉(zhuǎn)向觀賞者的頭顱和它充滿魅力、生動的眼神非常吸引人。這幅畫是一幅真正具有吸引力的作品:它提出問題,卻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。
佩特羅-沃德金的所有作品都展現(xiàn)了自然的精神。他不僅將宗教作為作品題材,而且也創(chuàng)作了大量以世俗內(nèi)容為主題的作品。但后者意義更深遠,并激發(fā)人們超越素材的反省及沉思。紅馬之浴這幅畫色彩層次變化非常明顯,先將位于畫面中心位置的馬兒著以明亮的鮮紅色,當它潛入象征精神的湖水中后淡為橙色,最后經(jīng)過宗教的洗滌之后則變?yōu)榘咨?
2011年8月刊馬畫欣賞—馬球運動
莫臥兒畫派——馬球運動
沙阿版本(國王的書)中的一幅小裝飾畫

馬球是世界上最古老、最耗力的馬術(shù)運動形式中的一種。它應該產(chǎn)生于公元前5世紀波斯國。當時,波斯馬品質(zhì)極佳,嬌小但行動迅速,激起了鄰近游牧民族斯堪特人的忌妒。古希臘羅馬時期,馬球運動盛行于東方國家。Polo一詞源自藏語pulo,意指一種植物的根莖。最初的馬球就是用這種植物的根莖雕刻而成的。而它在中亞各地區(qū)發(fā)展成為多種適于在荒野進行的運動,比如馬背叼羊賽,至今阿富汗仍舉行這種比賽。比賽規(guī)則簡單,最多可以有100人參賽,大家騎馬奔馳,爭搶一只羊。大概是來自西北的穆斯林和東部的中國人將馬球運動帶入了印度。一經(jīng)傳入,它迅速受到印度人的歡迎,在印度最東部的小城邦曼尼普爾非常流行。當?shù)剡€出產(chǎn)了一種小型馬,身材嬌小,行動敏捷,非常適合馬球運動。
2011年10月刊馬畫欣賞—孟加拉賽馬
加爾各答畫派(19世紀)
孟加拉賽馬 1830年左右
紙面水粉畫,有銀色效果 27.3cm×44.5 cm

印度賽馬傳統(tǒng)悠久,可以追溯到16世紀。當時,男子騎著矮小、結(jié)實的印度鄉(xiāng)村小馬疾馳在堅硬的土地上,發(fā)出強勁的"得得"的馬蹄聲,所過之處揚起一片塵土。漸漸地,這種運動越來越規(guī)范,越來越有競爭性。同時小馬也被具有東方血統(tǒng)的駿馬——阿拉伯馬、波斯馬以及評價很高的卡提阿瓦馬和馬爾瓦爾馬所取代。18世紀末期,賽馬受到軍官的喜愛,逐漸轉(zhuǎn)為純種馬間的競賽。
為了進一步規(guī)范賽馬運動,以及為了宣傳這項運動,1803年成立了孟加拉賽馬俱樂部。它與英國的賽馬場保持密切的聯(lián)系,英國的報紙也??怯《鹊馁愸R比賽結(jié)果。早期,賽馬比賽在早上舉行。人們享用過一頓豐盛的早餐后,就可以觀看賽馬比賽了。但賽馬騎師享用不到這頓豐盛的早餐。
畫中的三匹駿馬正向著終點疾馳。藍色的駿馬顯得堅定、果敢,騎師敏捷地轉(zhuǎn)身,注意觀察自己的競爭對手。中間的駿馬看起來仍有機會獲得勝利,與此相反,最外側(cè)的駿馬已經(jīng)灰心喪氣,放棄比賽了。這三匹駿馬的性格特點都體現(xiàn)在它們的眼睛中——雖然筆法簡單,但極富表現(xiàn)力。
2011年12月刊馬畫欣賞—馬戲團
喬治·修拉(1859-1891年)
馬戲團 1891年 布面油畫 185.5cm×152.5cm 巴黎,奧塞美術(shù)館

著名歌舞表演廳紅磨坊的所有人——奧勒和齊德勒購買了圖盧茲·羅特列克的畫作《費爾南多馬戲團》,并將其掛在了走廊。在那兒,喬治·修拉看到了這幅令其贊賞不已的作品。他辭世前所創(chuàng)作的最后一幅偉大作品也描繪了類似的場景,只是縮小了白色駿馬在畫中的比例。這幅作品也從費爾南多巡回演出的馬戲團中獲得過靈感。這個馬戲團是由它的團長——馬術(shù)表演家費爾南德·比爾特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。
修拉與一些象征派畫家以及美學家查爾斯·亨利之間保持著密切的聯(lián)系。在這幅作品中也可以發(fā)現(xiàn)他們各自對修拉的影響。具有諷刺意味的是,自修拉去世后,象征主義者開始回避談論他的作品。
這幅畫作并未完成。畫家去世后,這幅畫在獨立沙龍舉辦的展覽上受到的贊賞也并不多。